2025-08-26 17:33
来源:榆慈
初秋时节,莘莘学子怀揣着梦想与希望,即将开启人生的新征程。与此同时,榆林市慈善协会一年一度资助家庭困难大学新生的项目也在紧张有序地推进着。
一、精心组织,确保项目精准实施
自7月份项目启动以来,市慈善协会积极多方募集慈善资金,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2025年资助优秀贫困大学新生项目可行性报告》。协会结合善款筹集情况,充分考量捐赠方意愿,严格按照项目可行性报告的资助条件和要求,分配资助对象。其中,榆林中学、榆林十中、榆林实验中学、榆林高新中学等市属学校推荐了339名,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慈善幸福家园村社推荐了319名。
2025年向榆林市慈善协会捐资助学的爱心企业代表和爱心人士参加资助大学新生仪式
为确保项目精准实施,市慈善协会与捐资方分别按照一定比例对申请资助的学生家庭进行了走访,详细了解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情况。最终确定资助658名大学新生,为每名受助学生一次性发放资助金5000元或3000元不等,共计发放资助金278.8万元。据统计,今年资助的大学新生中,建档立卡脱贫户家庭占比12.4%,低保户、低保边缘家庭占比11.4%,退役军人子女、残疾家庭、单亲、孤儿等占比12.7%;受助学生荣获“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等各类表彰奖励的占比42%。
二、四场仪式,确保项目高效实施
8月18日,榆林市慈善协会邀请19个爱心企业与爱心人士,在榆林石油宾馆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2025年资助家庭困难大学新生仪式。作为主场活动,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工商联的负责人,以及爱心单位代表、爱心人士、慈善志愿者和新闻媒体记者共同见证了此次慈善助学活动。仪式上,19家资助方代表和捐赠人集中展示捐赠牌,并现场向308名受助大学新生颁发资助金和资助证书。学生代表向资助人献花致谢,受助学生集体发出“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只争朝夕、挺膺担当,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的铮铮誓言,现场气氛庄重热烈。
榆林农商银行董事长李国庆(右)向榆林市慈善协会会长刘洪(左)递交捐赠牌
榆林市慈善协会(左)向捐资爱心企业华山论剑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右)敬赠感谢牌
出席榆林市侨商会慈善助学仪式的领导向受助学生发放资助金
今年,除集中资助主场活动外,市慈善协会还根据捐赠方意愿,分别与爱心企业联合举办三场助学活动。8月15日,“爱心满世界˙华山论剑西凤酒”公益助学活动在阳光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筹资19.3万元,为51名家庭困难优秀大学新生每人一次性发放资助金3000元,并赠送双肩包、拉杆箱1套。榆林农商银行、榆林市侨商会的专场资助仪式于8月22日顺利举行。
三、爱心汇聚,铸就慈善助学品牌
榆林市慈善协会成立20多年来,始终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秉持慈善宗旨。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以及爱心单位、个人的积极参与下,帮助众多家庭困难的优秀学子实现了大学梦想,为践行第三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为教育兴国和乡村振兴贡献了慈善力量。截至目前,已累计资助8125名困难家庭的优秀大学新生,发放善款超过3500万元,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榆林市慈善协会举行2025年资助家庭困难优秀大学新生仪式
从受助对象的分布情况来看,市慈善协会资助的学生以市属几所中学应届毕业生为主。考虑到市属中学学生来源分布面广,涉及全市各县市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同时,从慈善助学的发展来看,从最初筹集善款十几万元、资助学生几十人,到如今每年筹集善款、资助学生都稳定在较高水平,说明该项目后劲充足,可持续性强。从受助学生的个人情况来看,根据项目标准和资助人的基本要求,受助学生均为学分较高的大学生,他们在学校表现优异,其中获得所在中学各项奖励的占总人数50%以上,还有不少同学是共青团员、班干部、“三好学生”,按项目考量,资助对象达到优秀标准。
正如市慈善协会会长刘洪讲话中所说,慈善助学项目的规模之所以能持续发展壮大,是因为有爱心的血液在滋养;是因为有党政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政策上给予资助大学生活动支持、在资金上投入、在工作上提供帮助,才使慈善助学有了牢固依托;更是因为有社会各界的大爱,企业、单位、团体、个人年复一年地用爱心浇灌、无私奉献,让榆林慈善助学项目拥有永不枯竭的源泉。
文/高熙 图/陶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