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9 17:43
来源:榆林市慈善协会
“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2021年2月改称“东西部协作”。东西部协作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近年来,陕西省与浙江省慈善系统积极开展交流协作,加强慈善文化理论研究,分享慈善发展经验,为助推东西部慈善事业协同发展,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共同富裕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创新慈善及其中国特色
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院长 陈国庆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现代慈善是对中国传统慈善的继承、发扬、创新和转型。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秉持革命人道主义、理性爱国主义和大格局国际主义原则,其特征是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着力改善与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水平,推动社会治理水平和社会风气优化与善化,不断推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慈善创新须坚持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掌握好慈善创新的三大核心要义:一是慈善文化理念的创新,二是慈善自身领域的开拓创新,三是慈善运作的方法和形式的创新。慈善组织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重点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参与社会治理,体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让人民满意的核心理念,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缩小区域和阶层差距的积极作用,从而在小康社会发展中迸发出慈善的最大力量。
新时代慈善语境中东西部协作的范式建构及路径创新(基于浙江省的实践)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副主任、湖州市大东吴
慈善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施敏锋
乡村振兴是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需要不同领域社会力量的全方位支持。研究表明,信托机制下的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三方当事人的架构安排,不受当事人死亡或解散而中断,具有稳定可持续性;可通过接受股权、金融产品、不动产等财产委托,可进行债权融资、股权投资、投贷联动、产业基金等多种灵活方式运用信托财产,或与小额信贷、特色产业信贷、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期权等各种金融工具合作,充分发挥信托的金融优势和平台优势,发动汇聚客户力量,满足个性化慈善需求,广泛服务支持乡村全面振兴目标。因此,慈善信托可作为未来东西部协作和慈善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
五社联动背景下慈善事业如何推动共同富裕
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副院长刘莹
党中央、国务院2021年《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政策,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慈善组织可通过社区联动平台,建立“五社联动”的新型社区治理机制,融入社会治理共同体;赋权增能,提升慈善组织承载社会治理的能力;专业引领,强化社会工作者专业支撑力量;有序参与,发挥社区志愿者的服务优势;公益助力,撬动社会慈善资源的聚合作用;强化联动力度,形成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整体合力。推动慈善事业融入社会治理创新的伟大实践,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携手奔共富慈善一家亲 安吉县以美丽县域“大慈善”助力东西部协作共富
安吉县慈善总会会长宋焕新
安吉县围绕省市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共同富裕善先行政策文件目标,创新拓宽“携手奔共富”路径,深化美丽县域“大慈善”内涵,深入实施慈善助力社会结对帮扶,产业协作和数字化合作新格局,走出了“一片叶子造福八方百姓”的脱贫致富之路。今后安吉县继续以大爱胸怀和慈善情怀,立足“我方所能,对方所需”,积极参与东西部产业合作,消费帮扶、困难群众帮扶等领域,注入慈善力量。
践行第三次分配 助力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慈善工作的主题和主线
榆林市慈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钟开有
第三次分配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手段,是社会主体自主自愿参与的财富流动,是社会主体自主自愿参与的财富流动。要通过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政策的驱动作用,聚集爱心力量做大支配第三次分配的“蛋糕”,培育和树立一批为第三次分配做出贡献的先进典型。新时代慈善组织要依法搭建好第三次分配的捐赠平台,加强以党建为核心的自身建设,建立规范严格的善款(物)管理制度,组织动员慈善志愿者搞好志愿服务,积极开展践行第三次分配的慈善项目,切实做好“慈善蛋糕”的分配。
慈善文化涵养大学生仁爱美德
榆林学院政法学院院长、榆林市慈善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白炜
榆林学院自2017年11月与榆林市民政局、榆林市慈善协会合作成立榆林市慈善文化研究中心以来,致力于围绕当前榆林慈善事业及慈善文化的实际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为榆林市政府指导慈善事业发展决策提供政策咨询和建议;承担榆林市政府、市民政局及各类慈善公益组织相关重大课题和科研项目研究;探索榆林市慈善文化学术研究成果的产品转化;为全市培养慈善组织管理人才,培训慈善工作者与志愿者;通过开展慈善文化研究及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慈善文化进大学,组织大学生参与慈善志愿服务活动,逐渐提升大学生的仁爱美德和整体素养。
文/高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