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2 16:55
来源:榆慈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嘉宾,特邀研究员、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榆林市慈善研究院”经过近半年的筹备,今天举行成立及揭牌仪式,在这里,我代表研究院感谢陕西省慈善协会和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的热切关心,感谢市委、市政府的积极支持,我本人特别感谢榆林学院、榆林市民政局、榆林市慈善协会以及研究院全体成员和各位特邀研究员对我的信任,推选我担任“榆林市慈善研究院”院长。我倍感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
慈善事业是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公益事业,是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和践行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重要途径。榆林市慈善事业起步早,发展快,成效显著,在陕西省名列前茅,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为了推进榆林市慈善事业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亟需进一步加强榆林市慈善实践和理论的研究、宣传,吸引更多的企业、团体、民众加入到这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事业中,为此我们在原来的榆林市慈善文化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成立榆林市慈善研究院。这里,我代表研究院郑重承诺,今后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学习。今年9月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开始实施,首先要认真学习“慈善法”,熟悉具体内容,掌握精髓。其次要学习慈善理论,研究中外慈善理论的发展和现状,明晰慈善理论的特点和规律。特别要多向陕西省慈善协会和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请教,学习成功经验,有效开展慈善研究。
2、积极调研。实践出真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榆林市和友好省市慈善事业都有不同的亮点和特色,要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感知现状,总结特点,了解慈善事业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要求,提出榆林市慈善事业发展的目标和实施方案。
3、创新工作。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思维和创新工作。现代慈善事业是社会为主、全民参与的大慈善。需要新视野、新理念、新手段,要积极适应大慈善的新特点,加强与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的战略合作,创造性的开展榆林市慈善实践和理论的研究。研究中心都是兼职人员,要创新工作方法,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做到慈善研究院的工作和慈善研究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著名哲学家梁漱溟在晚年曾写了一本书,书名是《这个世界会好吗》,答案是肯定的。尽管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的善心也蒙尘,但是我们应该坚信向善是人间正道、行善是人生幸福。真诚期盼各位领导继续支持我们,各位专家经常指导我们,我们将履职履责,守正创新,不负重托,与各级慈善组织和各界爱心人士共同努力,研究慈善,弘扬慈善精神,推动榆林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大爱榆林、善行榆林建设作出贡献。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