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 09:53
来源:榆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慈善事业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深度融合。4月11日,榆林市慈善研究院在市慈善协会会议室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24年工作经验,系统研讨了2025年重点任务及其分工安排。榆林市民政局副局长陈和平,榆林市慈善协会会长、市慈善研究院名誉院长刘洪,市慈善协会副会长庞瑶,市慈善研究院院长白炜、常务副院长王玲、秘书长郭东敏、副秘书长张聪、综合办主任郝浩强,研究员何小红、高熙、冯树云及其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慈善协会副会长、市慈善研究院副院长张榆生主持。
会议现场
市民政局副局长陈和平指导工作
市慈善研究院院长白炜系统回顾了市慈善文化研究中心到榆林市慈善研究院的转型,对2025年主要工作计划与安排做了部署,并就2025年研究课题做了系统介绍;常务副院长王玲对2025年慈善研究院的培训工作思路作了介绍;秘书长郭东敏对慈善研究院主办杂志的设想及相关计划作了报告;参会的研究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市慈善协会会长、市慈善研究院名誉院长刘洪讲话
会议特邀市民政局副局长陈和平出席指导。陈和平指出,一是期刊要加强政治引领观念,期刊虽为内部交流资料,从命名到内容一定要坚持党和政府的引领,要注重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二是研究课题要注重法治慈善,又要注重研究为解决问题,要实事求是切合实际的提出课题;三是研究院开展的项目要形成闭环,培训工作要注重实效性。
市慈善研究院院长白炜作工作安排
榆林市慈善协会会长、市慈善研究院名誉院长刘洪讲到,榆林市慈善研究院2025年主要工作要围绕理论期刊、课题研究、培训工作、合作战略四大中心展开,一是期刊杂志要围绕民政工作、慈善工作、学院工作为主要内容,刊物名字要定位准确、栏目内容要主次分开、期数不定期要高质量高水准办好期刊;二是课题研究要紧跟时事,课题从法治慈善、慈善的风险防治管理着手,推动慈善事业在法治轨道上规范发展;三是培训工作从实际出发,从社工证考试培训、工作技能提升、志愿者培训开始,推动慈善工作者和志愿者从“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变;四是慈善研究院和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大东吴慈善研究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研究院要积极落实相关协议,通过加强合作,推动榆林市慈善研究院不断发展、壮大。
文/张珈铭 图/陶文轩